返回首页

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有哪些

来源:www.shnyly.net   时间:2022-11-22 14:13   点击:405  编辑:聂程 手机版

内容提要:【惠民补贴

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具体如下:

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主要包括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学前教育生活补助、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残疾人两项补贴、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扶助、就业补助等农业、教育、民政、卫健、人社、林业、交通、住建等有关部门管理的财政补贴资金。

惠民惠农财政补贴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资金,是困难群众的“救命钱”,关系困难群众切身利益。农业补贴资金,则关系着强农惠农,把这些资金精准兑付到人到户,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发放流程一般包括申报(补贴对象的资格、条件、申报主体,申报方法、途径)、审核(审核部门、审核要点和方法)、审批(审批部门,审批内容、时限)、公示(公示内容、方式、时间)、发放(发放方式、时间)等环节。

【法律依据】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第八条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经审查,对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条件的家庭,应当区分下列不同情况批准其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一)对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的城市居民,批准其按照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额享受

(二)对尚有一定收入的城市居民,批准其按照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享受。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经审查,对不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管理审批机关应当自接到申请人提出申请之日起的30日内办结审批手续。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管理审批机关以货币形式按月发放;必要时,也可以给付实物。

什么是惠民惠农补贴

惠民惠农财政补贴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促进乡村振兴应当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乡村在保障农产品供给和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特有功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第四条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促进共同富裕,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

(二)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维护农民根本利益;

(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动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坚持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乡村社会生产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五)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循序渐进,顺应村庄发展规律,根据乡村的历史文化、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分类推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