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生是什么?

来源:www.shnyly.net   时间:2021-10-25 11:54   点击:216  编辑:张吟 手机版

巴金

死是谜,有人把生也看做一个谜。

许多人希望知道生,更甚于愿意知道死。而我则不然,我常常想了解死,却没有一次对于生起过疑惑。

世间有不少的人喜欢拿“生是什么”、“为什么生”的问题折磨自己,结果总是得不到解答而悒郁地死去。

真正知道生的人大概是有的;虽然有,也不会多。人不了解生,但是人依旧活着。而且有不少的人贪恋生,甚至做着永生的大梦:有的乞灵于仙药与术士,有的求助于宗教与迷信;或则希望白日羽化,或则祷祝上登天堂。在活着的时候为非作歹,或者茹苦含辛以积来世之福——这样的人也是常有的。

每个人都努力在建造“长生塔”,塔的样式自然不同,有大有小,有的有形,有的无形。有人想为子孙树立万世不灭的基业,有人愿去理想的天堂中做一位自由的神仙。然而不到多久,这一切都变成过去的陈迹而做了后人凭吊唏嘘的资料了。没有一座沙上建筑的楼阁能够稳立的。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训。

一百四十几年前“法国大革命”中的启蒙学者让·龚多塞不顾死刑的威胁,躲在巴黎卢森堡附近的一间顶楼上忙碌地写他的最后的著作,这是历史和科学的著作。据他说历史和科学就是反对死的斗争。他的书也是为征服死而著述的。所以在写下最后两句话以后,他便离开了隐匿的地方。他那两句遗言是:“科学要征服死,那么以后就不会再有人死了。”

他不梦想天堂,也不寻求个人的永生。他要用科学征服死,为人类带来长生的幸福。这样,他虽然吞下毒药,永离此世,他却比谁都更了解生了。

科学会征服死。这并不是梦想。龚多塞企图建造一座为大众享用的长生塔,他用的并不是平民的血肉,像我的童话里所描写的那样。他却用了科学。他没有成功。可是他给那座塔奠了基石。

这座塔到现在还只有那么几块零落的基石,不要想看见它的轮廓!没有人能够有把握地说定在什么时候会看见它的完成。但有一件事实则是十分确定的:有人在孜孜不倦地努力于这座高塔的建造。这些人是科学家。

生物是必死的。从没有人怀疑过这天经地义般的话。但是如今却有少数生物学者出来企图证明单细胞动物可以长生不死了。

德国的怀司曼甚至宣言:“死亡并不是永远和生物相关联的。”因为单细胞动物在养料充足的适宜的环境里便能够继续营养和生存。它的身体长大到某一定限度无可再长的时候,便分裂为二,成了两个子体。它们又自己营养,生长,后来又能自己分裂以繁殖其族系,只要不受空间和营养的限制,它们可以永远继续繁殖,长生不死。在这样的情形下面当然没有死亡。

拿草履虫为例,两个生物学者美国的吴特拉夫和俄国的梅塔尼科夫对于草履虫的精密的研究给我们证明:从前人以为分裂200次,便现出衰老状态而逼近死亡的草履虫,如今却可以分裂到1300次以上,就是说它能够活到二十几年。这已经比它的平常的寿命多过70倍了。有些人因此断定说这些草履虫经过这么多代不死,便不会死了。但这也只是一个假定。不过生命的延长却是无可否认的。

关于高等动物,也有学者做了研究:现在鸡的、别的一些动物的,甚至人的组织(tissue)已经可以用人工培养了。这证明:多细胞动物体的细胞可以离开个体,而在适当的环境里生活下去,也许可以做到长生不死的地步。这研究的结果离真正的长生术还远得很,但是可以说朝这个方向前进了一步。在最近的将来,延长寿命这一层,大概是可以办到的。科学家居然在显微镜下的小小天地中看出了解决人间大问题——生之谜的一把钥匙。过去无数的人在冥想里把光阴白白地浪费了。

我并不是生物学者,不过偶尔从一位研究生物学的朋友那里学得一点点那方面的常识。但这只是零碎地学来的,而且我时学时忘。所以我不能旁征博引。然而单是这一点点零碎的知识已经使我相信龚多塞的遗言不是一句空话了。他的企图并不是梦想,将来有一天科学真正会把死征服。那时对于我们,生就不再是谜了。

然而我们这一代(恐怕还有以后的几代)和我们的祖先一样,是没有这种幸运的。我们带着新的力量来到世间,我们又会发挥尽力量而归于尘土。这个世界映在一个婴孩的眼里是五光十色,一切全是陌生。我们慢慢地活下去。我们举起一杯一杯的生之酒尽情地饮下。酸的、甜的、苦的、辣的我们全尝到了。新奇的变为平常,陌生的成为熟悉。但宇宙是这么广大,世界是这么复杂,一个人看不见、想不到的是太多了。我们仿佛走一条无尽长的路程,游一所无穷大的园林,对于我们就永无止境。“死”只是一个障碍,或者是疲乏时的休息。有勇气、有精力的人是不需要休息的,尤其在胜景当前的时候。所以人应该憎恨“死”,不愿意跟“死”接近。贪恋“生”并不是一个罪过。每个生物都有生的欲望。蚱蜢饥饿时甚至吃掉自己的腿以维持生存。这种愚蠢的举动是无可非笑的,因为这里有的是严肃。

俄罗斯民粹派革命家妃格念尔“感激以金色光芒洗浴田野的太阳,感激夜间照耀在花园天空的明星”,但是她终于让沙皇专制政府将她在席吕塞堡中活埋了20年。为了革命思想而被烧死在美国电椅上的鞋匠萨珂还告诉他的6岁女儿:“夏天我们都在家里,我坐在橡树的浓荫下,你坐在我的膝上;我教你读书写字,或者看你在绿的田野上跳荡、欢笑、唱歌,摘取树上的花朵,从这一株树跑到那一株,从清朗、活泼的溪流跑到你母亲的怀里。我梦想我们一家人能够过这样的幸福生活,我也希望一切贫苦人家的小孩能够快乐地同他们的父母过这种生活。”

“生”的确是美丽的,乐“生”是人的本分。前面那些杀身成仁的志士勇敢地戴上荆棘的王冠,将生命视做敝屣,他们并非对于生已感到厌倦,相反的,他们倒是乐生的人。所以奈司拉莫夫坦白地说:“我不愿意死。”但是当他被问到为什么去舍身就义时,他却昂然回答:“多半是因为我爱‘生’过于热烈,所以我不忍让别人将它摧残。”他们是为了保持“生”的美丽,维持多数人的生存,而毅然献出自己的生命的。这样深的爱!甚至那躯壳化为泥土,这爱也还笼罩世间,跟着太阳和明星永久闪耀。这是“生”的美丽之最高的体现。

“长生塔”虽未建成,长生术虽未发现,但这些视死如归但求速朽的人却也能长存在后代子孙的心里。这就是不朽。这就是永生。而那般含垢忍耻积来世福或者梦想死后上天堂的“芸芸众生”却早已被人忘记,连埋骨之所也无人知道了。

我常将生比之于水流。这股水流从生命的源头流下来,永远在动荡,在创造它的道路,通过乱山碎石中间,以达到那唯一的生命之海。没有东西可以阻止它。在它的途中它还射出种种的水花,这就是我们生活里的爱和恨、欢乐和痛苦,这些都跟着那水流不停地向大海流去。我们每个人从小到老,到死,都朝着一个方向走,这是生之目标,不管我们会不会走到,或者我们会在中途走入了迷径,看错了方向。

生之目标就是丰富的、满溢的生命。正如青年早逝的法国哲学家居友所说:“生命的一个条件就是消费……个人的生命应该为他人放散,在必要的时候还应该为他人牺牲……这牺牲就是真实生命的第一个条件。”我相信居友的话。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爱慕,更多的欢乐,更多的眼泪,比我们维持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所以我们必须把它们分散给别人,否则我们就会感到内部的干枯。居友接着说:“我们的天性要我们这样做,就像植物不得不开花似的,纵然开花以后便会继之以死亡,它仍旧不得不开花。”

从在一滴水的小世界中怡然自得的草履虫到在地球上飞腾活跃的“芸芸众生”,没有一个生物是不乐生的,而且这中间有一个法则支配着,这就是生的法则。社会的进化,民族的盛衰,人类的繁荣都是依据这个法则而行的。这个法则是“互助”,是“团结”。人类靠了这个才能够不为大自然的力量所摧毁,反而把它征服,才建立了今日的文明;一个民族靠了这个才能够抵抗其他民族的侵略而维持自己的生存。

维持生存的权利是每个生物、每个人、每个民族都有的。这正是顺着生之法则,侵略则是违反了生的法则的。所以我们说抗战是今日的中华民族的神圣的权利和义务,没有人可以否认。

这次的战争乃是一个民族维持生存的战争。民族的生存里包含着个人的生存,犹如人类的生存里包含着民族的生存一样。人类不会灭亡,民族也可以活得很久,个人的生命则是十分短促。所以每个人应该遵守生的法则,把个人的命运联系在民族的命运之上,将个人的生存放在群体的生存里。群体绵延不绝,能够继续到永久,则个人亦何尝不可以说是永生。

在科学还未能把“死”完全征服、真正的长生塔还未建立起来以前,这倒是唯一可靠的长生术了。

我觉得生并不是一个谜,至少不是一个难解的谜。

我爱生,所以我愿像一个狂信者那样投身到生命的海里去。

生命感悟

古往今来,已经有太多颂扬和探究过死的意义的作品和文字。像“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高风亮节,像“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价值衡量。

生命可贵,所以人们对于逝去的生命尤其显得尊重和缅怀。生,反倒被冷落在一旁,变得平凡和不足道。然而,没有生的伟大,何谈“死的光荣”?

出生入死中,没有生在现实中奠定的那么多平凡意义,又怎么有死后功过评说?所以,该更多探求和关注的,是如何生,如何让生命在还未逝去时过得更加有意义。

一片树叶

[日]东山魁夷

人应当谦虚地看待自然和风景。为此,固然有必要出门旅行,同大自然直接接触,或深入异乡,领略一下当地人们的生活情趣。然而,就是我们住地周围,哪怕是庭院的一木一叶,只要用心观察,有时也能深刻地领略到生命的含义。

我注视着院子里的树木,更准确地说,是在凝望枝头上的一片树叶。而今,它泛着美丽的绿色,在夏日的阳光里闪耀着光辉。我想起当它还是幼芽的时候,我所看到的情景。那是去年初冬,就在这片新叶尚未吐露的地方,吊着一片干枯的黄叶,不久就脱离了枝条飘落到地上。就在原来的枝条上,这幼小的坚强的嫩芽,生机勃勃地诞生了。

任凭寒风猛吹,任凭大雪纷纷,你默默等待着春天,慢慢地在体内积攒着力量。一日清晨,微雨乍晴,我看到树枝上缀满粒粒珍珠,这是一枚枚新生的幼芽凝聚着雨水闪闪发光。于是我感到百草都在催芽,春天已经临近了。

春天终于来了,万木高高兴兴地吐翠了。然而,散落在地面上的陈叶,早已腐烂化作泥土了。

你迅速长成一片嫩叶,在初夏的太阳下浮绿泛金。对于柔弱的绿叶来说,初夏,既是生机旺盛的季节,也是最易遭受害虫侵蚀的季节。幸好,你平安地迎来了暑天,而今正同伙伴们织成浓密的青荫,遮蔽着枝头。

我预测着你的未来。到了仲夏,鸣蝉将在你的浓荫下长啸,待一场台风袭过,那蝉鸣变成了凄切的哀吟,天气也随之凉爽起来。蝉声一断,随之而来的是树根深处秋虫的合唱,这唧唧虫声,确也能为静寂的秋夜增添不少雅趣。

你的绿意,不知不觉黯然失色了,终于变成了一片黄叶,在冷雨里垂挂着。夜来秋风敲窗,第二天早晨起来,树枝上已经消失了你的踪影。只看到你所在的那个树枝上又冒出了一个嫩芽。待到这个幼芽绽放绿意的时候,你早已零落地下,埋在泥土之中了。

这就是自然,不光是一片树叶,生活在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个相同的归宿。

一叶坠地,绝不是毫无意义的。正是这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这一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正标志着生命在四季里的不停转化。

同样,一个人的死关系着整个人类的生。死,固然是人人所不欢迎的。但是,只要你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珍爱他人的生命,那么,当你生命渐尽,行将回归大地的时候,你应当感到庆幸。这就是我观察庭院里的一片树叶所得的启示。不,这是那树叶向我娓娓讲叙的生死轮回的要谛。

生命感悟

很多人听过“一叶知秋”的典故。不错,从一片树叶,可以窥出整个季节的兴衰,从而看到生命清晰的脉络。

岁月枯荣,生活更迭。但生命不息,周而复始。一片树叶的启示,一段人生的启迪。脆弱的背后未必真的脆弱,野火烧不尽。短暂的背后未必真的短暂,春风吹又生。人的华年和树叶的华年,本质没有什么不同,都是自然赋予的奇迹与恩赐。

生命,最柔弱,也最坚韧;最短暂,也最长久。

生命不仅属于自己

肖复兴

母亲已经去世十几年了,怪得很,还是在梦中常常见到,而且是那样清晰。一个人与一个人的生命就是这样系在一起,并不因为生命的结束而终止。

记得那一年母亲终于大病初愈了,那时,我刚刚大学毕业。一直躺在病床上,母亲消瘦了许多,体力明显不支,但总算可以不再吃药了,我和母亲都舒了一口气。记不得是从哪一天的清早开始,我忽然被外屋的动静弄醒,有些害怕,因为母亲以前得的是幻听式精神分裂症,常常是在半夜和清晨时突然醒来跳下床,我真是生怕她的旧病复发。我悄悄地爬起来往外看,只见母亲穿好了衣服,站在地上甩胳膊伸腿弯腰的,有规律地反复地动作着,显然是她自己编出来的早操。我的心里一下子静了下来,母亲知道练身体了,这是好事,再老的人对生命也有着本能的向往。

大概母亲后来发现了每早的锻炼吵醒了我的懒觉,便到外面的院子里去练她自己杜撰的那一套早操,她的胳膊腿比以前有劲儿多了,饭量也好多了。正是冬天,清晨的天气很冷,我对母亲说:“妈,您就在屋子里练吧,不碍事的,我睡觉死。”母亲却说:“外面的空气好。”

也许到这时我也没能明白母亲坚持每早的锻炼为了什么。后来有一次我开玩笑说她:“妈,你可真行,这么冷,天天都能坚持!”她说:“咳,练练吧,我身子骨硬朗点儿,省得以后给你们添累赘。”这话说得我的心头一沉,我才知母亲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孩子,她把生命的意义看的是这样的直接和明了。在以后的很多日子里,我常常想起母亲的这话和她每天清早锻炼身体的情景,便常让我感动不已。一直到母亲去世的那一天,她都没给孩子添一点儿累赘。母亲是无疾而终,临终的那一天,她都将自己的衣服包括袜子和手绢洗得干干净净,整齐地叠放在柜门里。

也许,只有母亲才会这样对待生命。她将生命不仅仅看成自己的,而是关系着每一个孩子,将她的爱通过生命的方式传递。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这样的,都不仅仅属于自己,都会天然地联系着他人,尤其是自己的亲人,只是有时我们不那么想或想得不周,总以为生命是属于自己,自己痛苦就痛苦罢了,而不那么善待甚至珍惜,不知道这样是会连及亲人的,他们现在会为我们日夜担心,日后会为我们辛苦操劳。这样的例子不止一人,我的弟弟就是其一。他饮酒成性,喝得胃出血,一边吃药一边照样攥着酒瓶子不放。大家常常劝他,他却死猪不怕开水烫。不止一个人说他:“你得注意点儿身体,要不会喝出病来的,弄不好连命都得搭进去。”他却说一句:“无所谓。”照样以酒为乐,以酒为荣,根本没考虑到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包括我在内会也是那样轻巧的无所谓吗?他连起码想想如果有一天真是喝出病来不可收拾的时候会给亲人带来多少痛苦都没有。

每次看到他这样子,我便想起母亲,我也曾将母亲当时锻炼的情景告诉给他,但似乎他无动于衷。想想,他没有亲身感受到那情景,母亲每天清晨锻炼身体而想着包括我和他在内的孩子的当时,他喝酒喝得正痛快淋漓着呢。或许,这就是孩子和母亲的区别。只有孩子才始终是母亲的连心肉,孩子脱离母体之后总以为是飞跑了的蒲公英,可以随处飘落而找不到了根系。

我们常说一个人和一个人感情是可以相通的,其实,一个人和一个人的生命更是可以相连的。

生命感悟

身边一些说自己不堪生活负担的朋友常常赌气说句“早点闭眼了就没这么多烦心事了”,每次听到这样的话,都会感到很悲哀。

古人尚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敢损伤”的觉悟,现代人却轻生者甚多,让人遗憾。只有“不负责任”,因为想不出其他能解释的理由。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与身边人息息相关,亲人、爱人、朋友。自己开心度过每一天,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安慰。

生命不属于自己,所以,请一定照顾好自己。你要知道,你的快乐,就是爱你的人最大的幸福。

生命真美好

[日]伊藤桂一

我今年已经73岁了。

人一旦到了70岁,就会觉得心胸上更开阔,心理上更坦然、更从容不迫,也更喜欢回忆往事,愿意总结和感悟生命的意义。因为死亡已经越来越近,而且随时随地都可能降临,让人无法避免地去思考生与死这个命题。

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于尽情享受生活所带来的乐趣,但是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许多意外事故却有可能导致生命的早逝。

我在古稀之年的今天,回首逝去的70年岁月,发现有许多知己和朋友因为酗酒而先于我离开了人世。我对此十分不理解,难道人生在世没有比醉酒更让人愉快的事了吗?在他们的眼里,或许一醉方休、英年早逝才是人生的最大幸福?除了酗酒这个原因外,另一个促使早亡的因素是过量美食和过度劳累。

我的一位朋友是著名的美食家,为了品尝鳗鱼之鲜,可以不顾百里之途的劳累,而且每次光顾浜松的那家著名餐馆,从来没有给我打过电话,因为那家餐馆是我介绍给他的,可见他吃鳗鱼的时候是多么的投入,我这个老朋友早已被他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大量的美食造成脂肪的堆积,这位美食家就这样过早地死去了。

过度劳累同美食和酗酒一样是人的意志所难以控制的,尤其是有了一定的成就以后,就会身不由己地为名利所累。不信你看,艺术家和通俗作家中很少有人长寿。

有人也许会说,回避那些美味佳肴,粗茶淡饭、孤独清贫地生活就好吗?我想结论应当是肯定的。

人能活在这个世界上才是最美好的,我之所以放弃许多东西,为的是让生命能够更长久地存在下去。因为只有活着才能领略到瞬息万变、千奇百态的世间人情,才能够真切地体验到人生的真正意义。

也许,只有像我这样活到70岁的人,才有可能领悟到这个人生的真谛,那些以酗酒的方式解除疲劳之苦,误以美食而享乐人生的人,是认识不到这一点的。

非常令人惋惜的是,有些人尚未到60岁就过早地死去了,大千世界里千变万化的事物,丰富多彩的风貌,国际上的风云变幻,再也没有机会体味和观赏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

我的生活原则是:远离烟、酒、美食,工作量力而行,凡事适可而止,绝不勉强为之。

有一位编辑朋友经常和我开玩笑说:“你很会保养啊!”每逢听到他的话,我总是笑着回答:“我可是时髦作家呀!”其实,人出名以后被许许多多人追捧着,这是一件可怕的事。然而,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大多已在弥留之际,可以说是太晚太晚了。

所谓的感悟人生无非是能够清楚客观地看待生命与生活,我每天都能感受到生活的厚重和幸运;与此同时,我针对自身的情况,坦然选择了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作为战争的幸存者,我还要做一些不辱使命的工作,我相信无论何时都不会陷入那种磨难中,也绝不会为任何名利和冠冕所累。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延长我的生命,为了更充实地活着,其中的甘苦得失都是值得的。

有人也许会产生疑问题:人生在世,未尝酣畅的快乐,未品佳肴的美味,未有忘情的奋斗,未知美女的销魂,这算是什么人生啊!我在这里坦然地告诉他:我非常珍惜美好的生命!

生命感悟

当我们闻着花香,生命便被付诸以芬芳。当我们渴饮鲜水,生命便被付诸以甘霖。当我们得到微笑,生命便被付诸以善意。

未必一定要一览众山小,点滴中感受生命的妖娆。未必一定要英雄到老,平凡中也有美好。只是很多时候,我们被挫折锉掉了勇气,被怀疑伤到了和气,被琐碎耗掉了锐气,被平凡磨掉了生气。呼是出一口气,吸是争一口气。

生命不息,呼吸不止。试问,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这样的美好,不奋斗这样的美好?

活着,千万别错过生命

吴甘霖

生命对每个人而言,都只有短短的一程。在这世上,我们人人都只走一遭!

只走一遭的人,你们真正想过生命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吗?真正探究过什么是一生中最该关心的事吗?

有不少人,因一点挫折就一蹶不振,甚至轻易地将万古难得的生命丢弃。

更有不少人浑浑噩噩,一任生命放纵,到最后却发现一生如同白纸。

还有不少人虽然意识到把握智慧生命的重要,但却一直在黑暗中摸索,想突破无法突破,想超越没法超越,最后遗憾地离开世界……

虽然人人都拥有生命,但不同的人却可以拥有不同的生命品质:

可以让生命变为一朵鲜花,也可让它成为一堆牛粪。

可以让生命成为一点萤火,也可让它成为一颗星星。

可以让生命成为一堆水洼,也可让它成为汪洋大海。

生命为何有这么大的区别呢?

我想,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能否掌握生命的智慧。

生命智慧——就是关于如何面对生和死的智慧。

其实,每个人都和一棵树一样,最可怕的不是外在的风暴,而是内在生命力的枯萎。

而生命智慧就是生命力的根本,是生命力旺盛、长久和建设性的保证!

生命智慧——你一生中属于自己的阳光!

这份阳光有别于其他,它不受外界限制,没有人可以夺走!

别人也许可以给你道路,但谁也无法给你奔跑的双腿;别人也许可以给你天空,但谁也无法给你腾飞的翅膀!要对得起这份仅仅一次属于你的人生,你就必须拥有这份属于自己的阳光!

只有你具有了这样的阳光,你的心灵与道路才被照亮!

活着,千万别错过生命!

生命感悟

记得冰心说过一句话:“假如生命是没有意义的,我不要来生;假如生命是有意义的,今生已经足够。”

生命短暂,白驹过隙。我们用生命中一半多的时间睡觉,1/3的时间吃饭,1/4的时间浪费在各种琐碎小事上,而真正用于奋斗和做有意义事情的时间还不到1/6。

很多美好,在你想要珍惜的时候,已经不再。所以,请珍惜你感到有意义的每一个瞬间,活着,千万别错过生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