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什么是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

来源:www.shnyly.net   时间:2021-10-20 22:19   点击:62  编辑:小哀 手机版

过渡时期剪刀差的演变情况: 以战前(1930——1936年平均)价格指数为基数。在整个过渡时期,工农业产品综合比价都扩大了,最大的是1950年,最小的是1956年。若以上年价格指数为基数,以后各年的比价变化情况(以%表示)如下:1951年,-7.83;1952年,-2.08;1953年,-9.52;1954年,-1.2;1955年,+2.66;1956年,-3.9。除1955年扩大外,其余各年均为缩小,而尤以1951、1953年缩小得最多。剪刀差在某年或扩大,或缩小,或缩小的幅度大,或缩小的幅度小,均有其具体原因,本文逐年地作了分析。1956年是过渡时期剪刀差最小的一年,比重1950年缩小20.4%,但仍比战前扩大7%。 根据总产值计算,过渡时期工人的劳动生产率10倍以上于农民。这显然与实际情况不符,因而也不合理。总产值是用产量与价格的乘积来表示的。如果工业品价格过高,农产品价格过低,就会出现上述不合理的统计数字。1956年与1952年比,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24%,工业增长67%,工业农业快2.79%倍。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影响价格的变化。工农产品价格比例关系的变动远远慢于工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变动。据此,可以认定剪刀差缩小的幅度应打一折扣。 由于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机器、农药、良种、劳动力等的增加,使得农产品成本提高。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得比农业快得多。使工业产品的成本无论在绝对量上,还是相对量上,都在下降。这样用价格指数计算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缩小的幅度又要打一个折扣。 如果将工农业劳动一产率变化的比例关系和工农业产品成本变化的比例关系加进去,上述按价格指数表示的剪刀差变动的幅度中,含有人为的固定价格的因素。或者说,实际的剪刀差幅度,或者缩小的幅度比这小,或者不是缩小,而是扩大。为什么说苏联经济建设方式是工农业,剪刀差方式?答:纵观英、德、英、法、日各个国家工业化的经验教训,农业既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又是工业发展的绝对的基础。没有农业的支撑,工业化就不可能成功。苏联的情况更为明显。列宁提出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对于工业化资金来源问题在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和布哈林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他们二人都认为发展工业必须从农业中抽取部分资金。普列奥布拉任斯基主张用剪刀差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抽取,而布哈林则主张“必须有—个合理的限度”。最后斯大林确认了剪刀差的方式。从苏联工业化资金的实际来源看,苏联工业化所需的绝大部分资金都来自于农业。

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指的是:无论是农产品,还是工业品,都实行国家定价,国家制定的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实行工农业产品不等价交换的政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