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如何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现代农业

来源:www.shnyly.net   时间:2022-01-28 20:06   点击:107  编辑:樊洁 手机版

  农产品加工业行业覆盖面宽、产业关联度高、中小微企业多、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作用强,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保障群众营养健康的重要民生产业。“十三五”时期,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引领,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一、充分肯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成就  “十二五”时期,伴随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依靠市场拉动、科技驱动和政策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保持了较快增长的好势头。  (一)总量规模快速扩大。2011-2015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从13万亿元增加到20万亿元,年均增长11%,在工业中占比从16%提高到18%,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值从1.8∶1提高到2.2∶1。规模以上企业从6.9万家发展到7.6万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企业近2万家,超过100亿元的龙头企业达70家(其中超500亿元的5家)。  (二)发展动力持续强劲。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入累计达到16.8万亿元,年均增长19%,其中2015年预计达4万亿元,同比增长9.7%,高于工业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2万亿元,同比增长8%,成为经济发展新的亮点。  (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目前食用类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农产品加工业比重达52%。主要农产品加工初步形成齐全的国产化机械设备品种,如肉类加工设备国产化88.5%以上,粮油加工设备逐步替代进口。  (四)空间布局更趋合理。2015年农产品加工园区达到1600家,汇聚了3.5万家企业(其中龙头企业1.5万家),成为优秀企业和名牌产品的聚集地;山东、河南、四川、内蒙古等10个畜禽大省的肉类加工总量占到全国的80%;河南方便食品、湖南辣味、安徽炒货、福建膨化、湖北冷冻、四川豆制品等形成区域特色品牌。  (五)融合发展趋势明显。农业经营主体接二连三融合,以资金、农产品、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发展加工和流通业,农民合作社中已有53.3%从事产加销一体化经营。龙头企业前延后伸融合,将农户、加工企业和经销商等不同环节的经营主体,在空间上集聚形成利益共同体,打造了农业产业化升级版。“互联网+”等新信息技术渗透融合,将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引入,模糊产业边界,缩短供求距离。  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延长了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推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构建,实现补农建农带农。目前农民人均收入9%以上来自农产品加工业工资性收入,加上关联产业比重更大,每亿元加工营收吸纳96人就业,明显高于工业;农业逐步从出售原字号农产品转向加工制品,我国农产品市场供应量的1/3、“菜篮子”产品供给的2/3以上都是加工制品。可以讲,“十二五”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大发展的时期。  “十二五”时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成就来之不易,各地在工作中有许多好经验。一是始终把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作为推进工作的根本出发点。通过产业发展,引领农业经营主体按照加工和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努力为农业注入资金技术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积极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为农民开辟了新的就业增收渠道。二是始终把市场决定和宏观指导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原则。通过政府搭建平台、平台聚集资源、资源服务产业,针对农产品加工薄弱环节、瓶颈制约和重点领域,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扶持作用,形成了发展产业的合力。三是始终把政策引导和项目推动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抓手。用政策来推动,用规划做引领,用标准来衡量,善于把问题变成课题,把课题变成政策,把政策变成项目,为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带动作用。四是始终把创新和推广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瞄准资源配置、人才培育、体制机制建设、成果转化等关键问题,不断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成果推广应用、标准化进程、品牌培育、创新体系建设完善等方面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机制,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创新支撑。五是始终把职能和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保障。不断加强规划指导、管理监督、协调服务,整合系统资源,汇聚工作合力,形成了推进工作的新格局。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